来源:河南青年时报东风新闻记者:魏文杰
21岁的刘梦强,刚结束了在新乡连续27小时的救援,回到郑州又就地转化为“防疫志愿者”,投入新“战场”。
家在濮阳南乐县杏园村的大学生田雨果,再次站在村口防疫执勤卡点,对过往车辆排查登记;背上消毒液,对村里街道消毒消杀。
刚走出大学校门的许昌学院届毕业生赵旭,组建起中牟县大学生星火联盟,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返乡大学生,投身家乡防疫志愿服务。
……
他们,有个共同的身份:
青年志愿者
7月底的暴雨还未走远,
德尔塔病毒肆虐中原。
来不及停顿,顾不上休整,
无数个青春身影,
迅速切换“战场”,
投入“战斗”。
出现在最需要的地方。
从防汛一线到战“疫”前沿,
从城市到农村,从大街到小巷……
一个个坚定身影,一份份无悔付出,
书写着河南青年的时代担当。
“战场”秒切换,
从防汛到防疫青春再集结
“全民核酸检测!”7月31日中午,当这几个字映入眼帘,21岁的刘梦强当即向所在村报到,要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
在这之前,他曾加入防汛救灾线上志愿服务队,搜集、核实求助信息,协调救援力量,成功帮助中原科技学院受困学生脱离险境;随退役军人应急救援队,赴新乡卫辉城郊乡连续救援27小时,搭救、转移被困群众20多名;随郑州航空港区团工委,为受灾严重地区运送物资,为群众做心理疏导……
准确地说,从7月20日开始,刘梦强的志愿服务从未间断。
他是无数青年志愿者的缩影。那件带有“心手标”的红马夹,像一袭“战袍”,风里雨里陪着他们,时刻准备奔赴新“战场”。
?刘梦强写下“请战书”,主动请战到防汛救灾一线。
?从防汛到防疫,刘梦强的志愿服务从未间断。
7月30日,郑州排查发现1例新冠肺炎病毒无症状感染者,防疫形势陡然严峻起来。
7月31日,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年5号通告,“非必要不离郑”“减少人员聚集”“迅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字字句句,急切紧迫,正式吹响号角,迎战新一轮疫情防控阻击战!
疫情就是命令!全员核酸检测,无异于整座城市在和病毒赛跑,抢时间!
团郑州市委迅速行动,在各区县(市)团委建立的防汛志愿者队伍中,启动疫情防控志愿者招募,服务防汛抢险、灾后社区重建的青年志愿者就地转化,郑州市城区所辖10个区的名青年志愿者,在已完成新冠疫苗接种且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的客观条件下,转身投入到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中。
?团郑州市委建立的防汛志愿者队伍就地转化,迅速投入到疫情防控志愿服务。
不只是郑州,全省疫情防控,刻不容缓。
在团河南省委统一部署指导下,全省各地共青团组织迅速行动,广大团员青年又一次集结在团旗下,向防疫一线出发!
团三门峡市委发布招募公告后,短短三个小时,多名青年志愿者集结完毕。次日一早,便来到核酸检测点,开启一天的战“疫”征程。
团驻马店市委第一时间组建青年志愿服务队,支援核酸检测一线,截至8月6日,已有余名青年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
?团驻马店市委第一时间组建青年志愿服务队,支援核酸检测一线
在兰考县孟寨乡,各村防疫志愿者队伍中,40%以上是返乡大学生和35岁以下的优秀青年。他们自告奋勇、主动请缨,跟随村干部深入各村,帮助各卡点发放物资、测量体温、排查返乡及流动人员、宣传防疫知识。
哪里需要,
哪里就有青年志愿者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青年志愿者迅速集结,又火速分散,到社区,到乡村,到核酸检测点,到每一个可以发光发热的地方。
烈日下,他们一站就是五六个小时,汗水把头发打湿,体恤衫紧紧贴在身上,嗓子哑了,皮肤晒黑了,手被汗水渍得皱成沟沟壑壑,虽有疲惫,却难掩那骄傲神色。
∨
?青年志愿者辛愿在为居民登记信息
在二七区淮河路街道淮河社区,20岁的辛愿,刚参加消杀志愿服务回来,好几天没顾上打理自己,头发杂乱,皮肤黝黑。
看到周边疫情形势严峻,又毅然加入二七区疫情防控志愿者队伍,昼夜奋战在核酸检测一线,维持秩序、登记信息、运送物资、门岗执勤,哪里需要去哪里。
一碗泡面就能打发一顿饭,本来就消瘦的他,半个月又瘦了五六斤。辛愿说:“年轻人就得有担当。我们多干一些,疫情就会快一点控制住。现在,早点打赢这场阻击战,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青年志愿者李世龙、张浩龙在小区门口值守
家分别住在大学中路98号院和陇中南巷的李世龙、张浩龙是高中同学,一听说疫情防控需要志愿者,就结伴来到街道报名。
在核酸检测现场做服务,一遍遍解答着居民疑惑,维持着现场秩序。俩人还是社区里的“螺丝钉”:给行动不便的老人送物资,在小区的卡点上值岗……“我们年轻人,就该在这个时候走出来,冲上去!”
?柴世龙积极投身家乡抗疫一线
“00后”男孩儿柴世龙,家在中牟县官渡镇,前些天为了帮老乡抢救物资,在齐腰深的洪水中,肩扛一大袋生蒜、艰难前行的身影走红网络。
这几天,身为河南大学临床医学院级本科生的他,又奔赴家乡抗疫一线,积极发挥医学生专业优势,帮助近户人家进行消毒,参与核酸检测志愿服务,为乡亲们详细讲解防疫和健康科普知识。
他在日记中写道:“丹心寸意,皆为有情;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这些天我从医护人员身上学到很多,将来的我,也会像他们那样!”
在夏邑县,青年志愿者郭振开了一家饭店,自费为奋战在县城区六个核酸检测点及发热门诊的医务人员和志愿者送来余份“爱心餐”。
郭振说:“看到医务工作者加班加点地奋战在抗疫一线,有时候忙过了饭点,只能吃泡面充饥,让人特别心疼。他们为人民服务,志愿者为他们服务,决不能让他们饿着肚子干工作!”
再上“战场”,
防疫大考中收获成长
再次站在村口疫情防控执勤卡点,22岁的田雨果心里“没那么慌了”。
他是河南经贸职业学院学生,家在濮阳市南乐县杏园村。
年疫情暴发后,田雨果第一时间报名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在村口执勤点对来往人员进行登记与备案,协助开展环境消杀、逐户排查,被评为河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愿服务先进个人。
?年,田雨果第一时间报名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
今年暑假,田雨果作为南乐县晨曦大学生志愿服务队副队长,从7月初开始,始终活跃在志愿服务一线。防汛救灾刚告一段落,8月2日,田雨果立即组织志愿者投身疫情防控。
在杏园村,他和52岁的父亲成了并肩作战的“战友”。父子俩每天在村里执勤、消毒消杀,常常衣服湿了个透,皮肤晒得通红,但内心却充满干劲儿。
尽管夏季人员管控难度增加,但田雨果能明显感觉到,村民自我防护意识、主动配合意识明显增强,“相信在大家一起努力下,一定会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年,田雨果再次投身疫情防控,和父亲“并肩作战”
每一次经历,都是一次成长。
从一个人到一支队伍,
越来越多的青年在防疫大考中历练,
蜕变为更好的自己。
∨
许昌学院届毕业生赵旭也是一名“资深”青年志愿者。
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赵旭作为中牟县返乡大学生,曾召集组建中牟籍大学生疫情防控青年志愿服务队,在社区村镇,协助开展居民进出人员信息登记、体温测量、出入证发放、入户排查。
因表现突出,他被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评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愿服务先进个人。
?年,赵旭协助社区开展居民进出信息登记
年,赵旭赶赴3个社区采样点投入工作?
今年7月底,得知郑州要开展全员核酸检测,赵旭主动联系团县委,连夜组建队伍,第二天一早,便赶赴3个社区采样点投入工作。截至8月7日,这支服务队共招募数十所大学的本地大学生志愿者已达余名,总计服务时长近小时。
赵旭说,他们已正式向团县委报备,在这支服务队的基础上组建中牟县大学生星火联盟,召集更多中牟籍大学生投身到当地的各项志愿服务工作中去,为家乡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赵旭和中牟县大学生星火联盟
“青”心为家乡服务的青年志愿者
还有很多▼
19岁的孟婷玉,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级本科生,用手中的画笔,将郑州最美、最硬核的“双线战”一一画出,给人以慰藉和力量。
18岁的薛吉平,是修武县郇封镇兰封村人,在参加村里防疫执勤任务时,收到郑州大学医学专业(本硕连读)录取通知书,谈及未来,信心满满:“我愿献身医学,日后能帮助到更多的人!”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大二学生张蒙,在长垣市樊相镇疫情防控卡点,与同在社区工作的父母一起战“疫”。张蒙说:“这个暑假在志愿服务中度过,非常有意义。我也希望自己能早日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时刻冲锋在前、战斗在前,担负起时代重任!”
越是挑战越勇敢,越是艰难越向前,
这是青年的态度,这是青春的模样。
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
到处奔波着青年志愿者的身影,
他们用每一次行动证明,
“志愿红”
正是那最闪亮的青春底色!
原标题:《青春“志愿红”闪亮战“疫”一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3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