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陈,现在蚯蚓养殖效益如何?”“比春天那一阵子强多了,蚯蚓床上的猪粪定量控制,早晚两次浇水定点定量,死蚯蚓明显少了!”近日,宁陵县委第二巡察组在刘楼乡陈庄村蚯蚓养殖基地回访时,村民陈传军高兴地说。而就在几个月前,陈传军等人还在为水肥都充足老是死蚯蚓急得焦头烂额。
今年5月,宁陵县委第二巡察组对县科协进行巡察“回头看”。他们来到县科协分包的刘楼乡陈庄村蚯蚓养殖基地时,蚯蚓养殖技术员陈传军蹲在蚯蚓床前发呆,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老陈,你这蚯蚓怎么有死的呀?”
“我正想嘞,这猪粪盖恁厚,水又不缺,咋光死?”
“找专业技术员问问,怨啥?”
“也找了几个人问了,都说不准。”
通过与村民们的交流和实地查看,巡察组逐步摸清了问题症结所在:养殖基地的管理人员年龄偏大,接受新事物能力不如年轻人,在养殖过程中,粪、水、温度、湿度控制不好,靠老经验办事。
“村民投资几十万元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个致富门路,千万不能有任何闪失啊!”在巡察组的督促下,县科协、刘楼乡党委发动力量,分头联系,终于与夏邑县北岭镇蚯蚓养殖技术员杜怀敏取得联系,当场达成协议,由他负责蚯蚓养殖技术培训。
“蚯蚓为什么都在两边,中间很少,是因为猪粪太厚,里边温度太高。把猪粪摊薄一点,每天早上和天黑前浇水,每次五六分钟……”杜怀敏现场手把手传授技术,村民听得津津有味。
“杜技术员说的真管用,蚯蚓就是比以前多啦!成色也好了。”陈庄村蚯蚓养殖基地老杨高兴地说。
“这一期蚯蚓马上就卖,预计比上次多卖三四成,咱村养殖蚯蚓的又多了几家,真多亏了巡察组的帮忙!”县科协驻陈庄村第一书记吕霞高兴地说。
“巡察‘利剑’既要能惩贪腐,更要呵护民生。我们将在保持政治巡察的同时,聚焦民生民利,推动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急难愁盼’问题。”宁陵县委巡察办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5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