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步云,彭雪枫将军生前的秘书
为使读者阅读顺畅,本文稍作修改
背景
彭雪枫将军出生于河南北部,生前曾任新四军第四师师长,王步云是其生前的秘书,彭雪枫将军牺牲距今已整整78个春秋了。78年前,抗日烽火燃遍中原大地,战火纷飞。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同志率部南征北战,浴血疆场,最后在攻打八里庄的战斗中不幸壮烈牺牲。
我在他身边当秘书多年,目睹了他牺牲的经过,现在有责任把他牺牲前后的详细情况如实的记录下来,一则可以供青少年学习,二则可以寄托生者对死难先烈的缅怀之情。
年夏末,新四军军部指示:活动在淮北地区洪泽湖沿岸的新四军第4师,为恢复豫、宛、苏抗日民主根据地,由淮北军区司令员兼新四军第4师师长彭雪峰同志,率4师主力一部西越津浦路,直取萧县,宿县、永城、夏邑地区。
彭雪峰师长接到指示后立即动员,着手准备,于年8月挥师西进,在徐州以南顺利跃过津浦路。首战萧县小朱庄,消灭伪军司令王传授以下余人,定点清除了西进道路上的首个障碍。
接着,部队继续向西进入永城、夏邑地区,当时在夏邑境内的八里庄住着伪军司令李光明部,这下挡住我们西伐的道路,为了扫除这一障碍,彭雪峰师长决定攻打八里庄。
八里庄在夏邑城东北,伪军支队司令李光明部的多人马盘踞在这里,他们修筑了很坚固的工事,准备负隅顽抗。彭雪峰决定以三个团的兵力投入战斗,以9旅25团担任主攻任务,11旅32团打援,骑兵团为总预备队。
张
9月10日,彭雪枫同志对各参战部队下达了命令,命令:
当天晚上10点开始行动,次日凌晨3:00进行攻击,天亮前消灭圩内敌人主力
天亮以后继续肃清残敌,打扫战场,结束战斗。布置好任务后,师长和参谋长张震即率师指挥所随25团向八里庄跑步前进。
投入战斗
金秋的九月,白日里依然酷暑难耐,入夜阵风拂来,却又凉气袭人。
临近中秋本应是月照中天,可此刻月亮却被吞没在云层里,云暗天低、月黑风高,黑漆漆的田野,把战前紧张的心情压得透不过气来。
这时,围歼顽敌的队伍,在豫东平原的旷野里悄悄地疾进,师长骑着他的“火车头”与张震并驾齐驱,低声谈论着即将展开的这场战斗。
黎明前的夜色很浓,田野里更是出奇的寂静,突然一生急促的冲锋号响起,夜空一下被划破了宁静,八里庄周围枪声大作,前线又传来了阵阵杀声和手榴弹的爆炸声。
不久,前线向彭雪枫市长报告说,尖兵排此时已经跳过壕沟,冲进圩里去了,我们大家都舒了一口气。接着师长指示徐团长要巩固突破口,后续部队迅速跟进,向纵深发展,并扩大战果。
此时,圩子内墙上像炒焦豆似的,啪啪响个不停,不多时枪声渐渐停下来,彭师长和张参谋长向圩子内走去,一路上不断碰到我们的战士押着俘虏走向打麦场。街上一些胆子大些的老百姓从门里伸出头来向外张望。
此时,东方已露鱼肚白,圩子内敌人基本被消灭,枪声也逐渐停止,只有圩子西南角一个炮楼上的敌人还在负隅顽抗,不时响起一阵阵枪声。
这时,彭师长和张参谋长已经一天一夜没合眼了,王步云秘书立即给师长铺了简易床,让师长休息。刘树芳弄些柴草,铺上油布,并找来开水,他把出发时带来的月饼拿出来要师长当饭吃。但师长没顾上吃东西就吩咐王步云把政治部主任吴芝圃找来,他要吴芝圃去安置伤员和牺牲同志善后事宜以及俘虏的相关处理事宜。
命张震指挥二十五团尽快的用平射炮把炮楼上的残敌消灭掉
张震参谋长,吴芝圃主任走了以后,师长才顾得上吃东西,但一块月饼还没吃完,圩子西南方又再次响起了炮声和密集的枪声。师长急忙站起来往外走,听迎面进来的通讯员说,西南炮楼已被我部的炮火击中,敌人已向南逃窜。
彭师长马上命令骑兵团从侧翼向南运动,迎头拦截敌人,又命令炮兵向开阔地轰击。
布置完毕,他拔出随身带的左轮手枪,走出教堂,向南圩墙走去,边走边要警卫班派人去告诉警卫营在南圩门内集结待命。他随即登上南围墙,瞭望敌人突围南逃的情况。
为了彻底消灭残敌,他命令警卫营立即打开南圩门冲杀出去,正面追击敌人。
刘淑芳看到彭雪枫太暴露,劝他下到散兵坑里,但他不下来,王步云当时看到徐体三团长在圩子东南角上,便跑去请徐团长劝师长下来,在徐团长的劝说下,他才勉强下来。
一颗流弹击中左胸
就在他刚跳到散兵坑,一手扶着刘淑芳,一手抓住王步云的右肩膀,立足未稳之时,一颗流弹射中了他的左胸。
当时在场的人没有想到他中了流弹,因为既没有流血也没有看到伤口,他紧紧抓住秘书王步云的手不放,也不作声,只是大口大口地喘气。
大家看到他脸上毛孔在收缩,脸上已无血色,这才意识到师长可能受伤了。王步云紧急将他抬下围墙,找来一张床,把师长放下。当众人撕开他的上衣才发现在左心房有一个弹孔。
王步云马上找来警卫营的卫生员进行包扎,但已无济于事,师长呼吸越来越微弱,王步云俯身用手掌放在他嘴上,直到他停止了最后呼吸。
王步云掏出彭雪枫的怀表,看到正是上午11:20分
这时张参谋长和吴芝圃主任都来到跟前,为了不影响部队情绪,决定立即封锁消息,谁也不把彭雪枫牺牲的是透露出去。同时要十一旅滕海清旅长迅速购买棺材,滕旅长派人在王白楼用块银圆买下了一口棺木,把彭师长入殓。
翌日,彭雪枫师长的灵柩送往路东,转年二月,在洪泽湖西岸半城镇开了追悼会,将彭雪枫安葬在半城镇西门外,从此一代英烈就长眠在洪泽湖畔。
来源:商丘文史资料
作者:王步云
编辑:愼春光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3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