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芒砀山有太多孔子的故事?夫子崖、夫子庙、晒书台都不仅仅是传说。芒砀山是河南境内一座很小的山脉,方圆不过十六平方公里,在孔子时代它还不怎么出名,它后来的名气全是占了那个流氓皇帝刘邦的光。那孔子为啥千里迢迢、风尘仆仆到这个当时并不出名的小山包来?是泰山不够好,还是这个小山包有致命的吸引力?
孔子有一首诗:“山雨欲来兮鸟兽归,宋地观礼兮今日回,不见先祖兮长相思,梦魔萦绕兮再潸泪。”先祖,知道啥意思了吧?回老家祭祀先祖。他的先祖是谁?宋襄公,宋国国君,商纣王的二哥微仲,与商纣王一母同胞兄弟三,长兄微子启,老二微仲,老三受德(即商纣王)。孔子的家谱:宋襄公——弗父何——弗父何——宋父周——世子胜——正考父——孔父嘉——子木金父——夷——防叔(去了鲁国)——伯夏——叔梁纥——孔丘。
周初三监之乱后,周公以成王命宋微子为宋国国君。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就是孔子嫡系祖先。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的一位大夫,当到大司马,封地在下邑(即今河南省夏邑县),宫廷内乱中被害,从孔父嘉以后,后代子孙均以孔为姓。其曾祖孔防叔为躲避宋国内乱,从宋国逃到鲁国。为啥孔子经常梦见周公?连复礼都复的周礼。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没有周公,他祖先微仲成不了宋襄公。明白了吧?人家是皇室后裔,根正苗红的皇室血统,真正的贵族中的贵族。
为啥芒砀山有太多孔子的故事?芒砀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不仅孔子的五代祖先都埋在芒砀山,宋的辖地在商丘,而且整个商丘(包括安徽江苏北部一小部分,山东西部一小部分)根本就是商朝的中兴之地,商汤故里吗,当然也就是孔子的故里。商朝的迁都路线是商丘(中兴之地)——郑州(过渡)——安阳(全盛时期)。而且,衰亡后,其后代又回到老家。
为啥孔子五代祖先都葬在芒砀山,因为宋国(现商丘)辖地就那一座山,别的山再高再好那是国(当时的诸侯国)外了。特别孔姓鼻祖孔父嘉的封地在下邑(今河南夏邑县),离芒砀山也就四十公里。金乱时,又改迁回夏邑。前几年出土了一些碑和器物,改迁到夏邑县李集乡司道口村。大家是不是有疑问我怎么知道这些的?因为我就是商丘夏邑的,离芒山15公里,我在的乡就在孔庄乡,我们那一个乡姓孔的最多,而且都是孔父嘉的子孙,与孔子一个祖先的。
不知道是名人成全了这座山,还是这座山成就了名人。孔子登泰山而小鲁,不知道登芒砀山能想到啥?应该是忧思吧。这也是祭祀先祖应有的心情。“不见先祖兮长相思,梦魔萦绕兮再潸泪”,心声,都哭了。这是我的一家之言,如大家有好的故事咱们一起交流。欢迎评论区留言,最好能再点赞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4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