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古代有一王子名“马藻”(一说西汉栗王马藻,一说元御史马藻),祖籍夏邑,一生为官,清正廉明。勤治水利,植桑田耕,造福于民,为世人敬仰。可惜藻的独生儿子,却生性怪癖,完全不像他的父亲。

藻子名超,自幼不习文武,终日游荡乡里,串走街巷,专结交鳏[guān]孤乞丐为友,不入贵门仕途,夏日倒穿草鞋,冬天翻披棉衣,酷暑燃火温身,寒冬沐浴清池,昼禁茶食,夜吞饼汤;让其打狗他偏撵鸡,要其往东他偏向西。因此,外人送给他一个绰号:“幺么”。

一天,马藻的同僚给“幺么”提门亲事,藻令家人马二让“幺么”更衣洗漱,来客厅拜见。不料“幺么”不等传禀,意赤身裸体独自跑到客厅,抱胸挺腹,喊道:“岳父大人到此,小婿有何见教?惹得客人哭笑不得”。

“幺么”长到十八岁,藻看儿子终不成器,觉得自己已到晚年,又体衰多病,唯恐死后儿子对其后事料理不周,在弥留之际把儿子叫到榻前教训说:“老父已快到归天时刻,你应在榻前侍候几日,也算尽你孝心。我死后你千万不要用棺木殡葬,把老父葬在水洼之处算啦。”马藻觉得儿子向来不听话,做事倒行逆施,说这些话,儿子一定会将自己用上等棺木葬在高处。谁知“幺么”听了父亲的话后,不当一回事,仍沿街寻友,往西南城湖清池里洗澡。正午时分,忽然西南风狂起,倾盆大雨直泻如注,随着雷鸣电闪,一团火球坠落城湖水中。惊慌之下,“幺么”同友正要上岸回家,家人马二头戴斗笠,喊:“公子快回,老爷已经寿终”。

“幺么”这才如梦初醒,大哭着跑回家中料理后事。“幺么”跪在父亲遗体前悲痛地说:“我十八年不听父教,荒废年华,父亲临终遗言,儿子定要照办。”原来今日一阵雷电雨洗,“幺么”犹如脱胎换骨,记起父亲临终遗言,就吩咐府中总管马广谋集白银万两,派人去芒砀山精选上等鱼籽青石凿棺,又派人去西山采墨石,准备砌盖灵墓和祭堂。“幺么”跪在父亲灵前不悲不哭,眼球乱转,想起前日雷雨交加,一火球垂落西南城湖水底,此处必是风水宝地,若把老父葬于此处,日后定能登途富贵。

栗城百姓不忘藻一生为官清正,争相献力修墓建堂。皇帝得悉马藻病卒的消息,觉得他功高德重,就让马藻儿子超,掌管栗城疆土。自此超也一改前非,理政期间如有不顺,便拜谒父灵,哭求为民之法,死后与父同葬在城湖水中。

马藻父子墓水下全貌图

夏邑古城西南外河中间北侧,有一石丘,方圆多平方米。全部用鱼子石砌成,墓室有:堂屋,长9米,宽4米,东西两侧是偏房,大门向南,组成一个四合院。堂屋前立有石碑,石桌,两旁有石人、石马、石猴等物。中间是人行道。这就是夏邑名扬内外的马藻墓,群众叫她幺么坟。

据说:马藻父子都被玉皇大帝封神,马藻为土神,马超为水神。夏邑民间至今还有这样的传说,西南风雨来,庄家长起来,五谷皆丰登,马祖爷显灵。

城湖屿

(城湖屿:元御史马藻墓在城西南湖中心,高峙与城蝶齐,望之如孤屿云:水面涌孤屿,草色映波绿。天然画中开,翾[xuān]翾飞漱玉。)

马藻父子被封为神,他们的石墓也随神成仙,城湖水涨墓涨,水落墓降,水永不漫顶。一时间,马氏父子墓成了夏邑城湖的一大奇观。

幺么牵牛图

后人为了纪念马藻父子二人,在古历书封面或灶画上常印有一童子,头扎羊角辫,腰束麻绳,手牵弯角水牛,即为幺么。穿鞋主涝,赤脚主旱。

马氏父子墓,毁于年,为北洋军阀奉系驻城部队鲍(喜清)、贾(朝栎)二营所扒。从此留下来的只是一堆石墙和乱石。年又被人运走烧了石灰,传这种石灰一点就燃。至于水下还有没有石基存在,现已不得而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2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