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河南蔬菜代办洪亚伟的“助农”记录

“我给你介绍下我们这的情况,今年白菜这品质可好了,但是全部滞销,量非常大,菜农太难了。”11月21日,一亩田河南夏邑县牛商洪亚伟在和平台内蒙采购商对接时介绍。

河南夏邑是农产品大县,西瓜、辣椒、白菜、芹菜等,产量在60万吨以上,但今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遇到滞销难题。

在和一亩田平台采购商的连续对接中,洪亚伟的报价也随着产地行情不断变化,从18号的0.18元上车到19号的0.16元,21号就到了0.14元上车。行情的持续走低也反应了供需关系的变化。

“白菜我们这附近就有2万多亩,整体行情0.14元,真正到农民手里也就5-6分钱,主要是人工贵。目前最大的走货渠道还是靠网络,通过一亩田上对接的客户,包括内蒙、山东等,以北方省份为主,像内蒙这个客户已经连续走货15车了。”

洪亚伟使用一亩田已经超过3年时间了,作为夏邑县产地经纪人活跃在这个全国最大的农产品B2B数字平台,将夏邑县的瓜果蔬菜销往全国各地。扎根产地,服务全国客商,是洪亚伟的工作,而一亩田为他们搭建起了一个数字化的桥梁和平台。

面对滞销难题,洪亚伟的责任更大了:“面对现实困难,我们要尽己所能,帮老百姓把货卖出去,现在每天通过一亩田走货量能有3-4万斤白菜。之前是辣椒,每天也能走个3万多斤。”

帮农民把货卖好,是洪亚伟的工作,也是一亩田平台的责任。通过数字平台,洪亚伟积累的客户遍布全国,也逐渐建立起一个果蔬交易中心,目前每年都能帮助附近数百户村民完成多亩的蔬菜销售。

02

为什么会滞销?

“YQ原因,主要还是找车不好找,每辆车都要看司机行程码,只要是涉及一些中高风险地区都不行,这也使得一些客商找货积极性不高。”作为产地流通一线从业者,洪亚伟观察。

除了YQ的不可抗力,供需关系是背后最根本性的因素。

根据一亩田平台大数据,年11月上半月,一亩田平台中蔬菜供应热度同比去年上涨了19.8%,在供应热度最高的TOP10种蔬菜里,供应热度同比上涨幅度较大的蔬菜产品,也是价格同比下跌幅度较大的,两者呈现出明显负相关。

例如,菜花供应热度同比上涨73%,价格下跌了59%,跌幅排名第一;芹菜供应热度同比上涨92%,价格下跌了41%。

一亩田农业大数据研究员杜娟分析:“YQ造成的消费需求萎缩、物流不畅,以及生产规模扩大造成的供需关系变化是今年滞销的主要诱因。”

03

一亩田盯销行动:破局滞销难题

6分钱每斤的白菜收入,即使每亩地产量斤,也意味着农户每亩地到手仅元,种地赔钱不可避免。如何解决滞销难题?

11月18日,一亩田平台再次上线“盯销行动”,一方面持续收集全国各地遇到的卖难信息,另外也通过搭建线上数字平台、市场代卖对接、物流保障支持、大数据服务四项举措,和受滞销困扰的农户共克困局。

目前一亩田盯销行动已经累计收到来自河南、湖北、河北、广东、云南等地的卖难信息多条,主要以蔬菜品类为主,包括白菜、大葱、甘蓝、油麦菜、萝卜等等。目前,活动正在全平台通过开屏、首页FEED、数据精准推送等方式,面向相关品类的全国意向买家进行介绍,已经触达精准爱心买家近2万,带动撮合交易万元。

河南是本次受滞销困扰最大的地区之一,政府近期也出台了十条举措帮助农民卖菜,同样,一亩田平台上也活跃着大量的河南蔬菜商家,其中以河南夏邑县、扶沟县、通许县、荥阳市、中牟县位列前五位。河南的蔬菜商家们也通过一亩田平台积极对接,全力解决当前流通难题。

04

农业大数据是解决滞销的根本

助农卖货、解决滞销,一亩田盯销行动将持续通过各类方式帮助生产者度过难关,这是作为助农卖货的数字平台的责任。但同时也应看到,即使信息化如此发达的今天,滞销依然是个传统难题,成为产业升级、百姓致富路上的“拦路虎”,为什么?也许背后更深层次的难题在于产业的科学指引。

对众多滞销信息的统计可以看出,多以白菜、萝卜、芹菜等传统品类为主,种植难度低、扩种成本低、产业周期短,跟风种植、盲目种植很容易造成价格周期的快速剧烈波动。同时,落后的滞销品种也难以满足更品质化的市场需求,同样是白菜,为什么玉田的包尖大白菜能卖到50元一颗,同样是辣椒,为什么樟树港辣椒屡屡卖出高价,同样是柑橘,象山红美人却多年独领潮流、供不应求。

如何有效避免跟风、盲目扩种导致的供应数量激增?如何有效进行新品种、高品质农产品的引导种植,实现产业差异化?答案应该在农业大数据。通过大数据了解产区竞争力、市场消费趋势,进行产业的有效引导、科学种植,进行市场趋势的科学研判才是未来避免滞销的长久之道。

当然,大数据的最终受益群体还是农民,或者说,是一批一亩田牛商洪亚伟这样的扎根产地的数字化的新农人,只有新农人以数字平台为支撑作为产业带头人成长了,滞销才会成为历史。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4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