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李凤虎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吴锦行通讯员张弛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只有塑造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的乡村思想文化体系,打造文化乡村,培育文明乡风,让村民生活富起来,环境美起来,精神乐起来,乡村振兴战略才能真正实现。
以设施氛围感染乡风文明
“这些年,我是看着时庄从一个落后的村发展到现在的文化艺术旅游村。”永城市演集镇时庄村村民程有良深有感触地说。
眼前的时庄村,街道整洁,房屋错落有致。从务农到经商,程有良的货摊上摆满了各种零食饮料。交谈间,不时有游客前来购买。他说:“我是农民,学问不深,以前只会种地,现在,俺也跟着党的好政策享福了!”
演集镇时庄村
依托时庄的厚重历史和特有的文化资源,年上半年,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演集镇决定发掘时庄村的历史文化特色,对原有房屋加以改造,突出文化创意,打造了文化艺术村,使“乡愁”文化得以充分保留的同时,尽显时庄文化气息与田园风情,使得整个村庄的生活方式由先前传统单一的农耕生活,转变为艺术乡村的多元化发展。
推进乡村文化振兴,驻村工作队不仅在硬件建设上下足了功夫,还积极引导村民提升自身“造血”能力。商丘师范学院驻肖庄村工作队为该村改建联创联建书屋,购置农业种植、经营管理、教育科普类的书籍,现在文化书屋成了当地村民空闲时最爱来的地方。
村民孔令春高兴地说:“我在这里学习到很多养牛的知识,以后我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把牛养得更好,养殖场建得更大。”
越来越多的村民懂得自己是乡村振兴的参与者,也是受益者,更加自觉地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丰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
以文化活动丰富乡风文明
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商丘市各驻村点依托文明实践场所、村文化服务中心等文化服务主阵地,组织开展一系列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提升群众文化素质,陶冶他们的思想道德情操,净化乡风村俗,使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乡风文明建设卓有成效。
柘城县申桥乡大孟庄村驻村工作队发动群众组建腰鼓队、广场舞队、器乐队等文化组织,购买组合音响、电子琴、腰鼓、二胡等,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商丘市纪委监察委驻虞城县乔集乡刘新寨村第一书记秦景华倡导“以孝治家”,邀请书法家书写家风家训,自费装裱好送给每家每户。
虞城县乔集乡刘楼村利用“杂技之乡”优势,每年举办杂技艺术节,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夏邑县业庙乡八里村积极开展系列文化活动,举办春晚,开展孝子孝媳、文明家庭评选等活动,文明新风荡涤村民心灵,孝子孝媳层出不穷,村民幸福感和自豪感由衷而出。
虞城县乔集乡刘楼村村民正在表演杂技
各驻村点深入挖掘豫剧、孔子、庄子等特色文化资源,着力打造文化活动品牌,努力把“送”文化上升为“种”文化的层面,逐步形成了“乡村春晚”“书画联展”“民俗文化展演”“农民丰收节文艺演出”等品牌文化活动,促进了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承传播,提高了文化自信,使之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精神支撑和道德引领。
以孝善养老促发乡风文明
走进睢阳区坞墙镇孙庄村养老社区,整齐的房屋,宽敞的大路,有医疗室、文化广场。
“俺家的房子拆后,村里给俺分了两室一厅房子,老了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该村五保老人张社会说。
孙庄村重点围绕老年人集中养老、空心村整治、中心村发展等方面,本着“多拆少建、住新拆旧、先拆先选房”原则,腾出建设用地55亩,集中安置57户,不仅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还解决了村人居环境脏乱差问题,打造了美丽幸福家园。
商丘市科协驻睢县河集乡枣元村第一书记石广伟协调危房改造资金在村中利用废闲地,建造服务困难老人的“幸福家园”四合院式联建房18套。
梁园区孙福集乡小吴屯村利用集体经济收入租用农户闲置地,投入32万元建成周转房16套,村里16户无房户、危房户、五保户搬进了新家。集生活居住、日间照料、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养老周转房,破解了这些困难老人养老安居难题,使养老周转房成为老人养老的温暖家园。
省高级人民法院驻民权县野岗镇孟庄村工作队,邀请省豫剧三团、民权县豫剧团到村进行慰问演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开展重阳节送温暖活动,为全村85岁以上老人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弘扬敬老爱老的传统文化。各驻村点纷纷开展为80岁老人送蛋糕、饺子宴等系列活动,通过邻里圆桌会、感恩饺子宴、唱大戏等形式,把温暖和关怀送到老年人的心坎里。
此外,商丘市各驻村点还通过以教养兼施带动乡风文明、以移风易俗引领乡风文明,引领群众的文化理念和文化素养。柘城县凤凰街道办事处驻村工作队利用老旧小区资金万元,为该村建设平方米的少儿文化宫,引进建设柘城县第三幼儿园。省委改革办驻睢县蓼堤镇大岗村工作队协调资金15万元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投入20万元建设小学操场、篮球场,学生规模不断扩大,由4年前的不足名到发展到现在的名。
针对农村红白事讲排场、比阔气、爱攀比的情况,商丘市各驻村点把移风易俗作为撬动群众脱贫、孕育文明新风的杠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农村红白理事会宣传教育作用,议定移风易俗事项,完善村规民约,签订承诺书,让简办有依据、攀比无借口。
宁陵红色集体婚礼
虞城县黄冢乡徐楼村成立红白理事会白事招待一桌餐费不超过元,喜事不超过元。宁陵县创新举办集体婚礼,全省移风易俗现场会在宁陵召开。
产业是乡村的基础,文化是乡村的未来。商丘市各驻村点坚持把文化建设作为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内容,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6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