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殿风医院怎样 http://m.39.net/pf/a_5154125.html

米芾[f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后人视其书法成就在“二王”之上。

米芾·通判贴

米芾《通判贴》可证曾任下邑令。明·嘉靖版《夏邑县志》记载:“夏邑古虞国地,禹贡豫州之域,战国时其地窊[wā]下故曰下邑,秦属砀郡,汉置下邑县属梁国,后魏置砀郡,北齐以巳吾县省入,隋属亳州后属宋州梁郡,唐隶睢阳郡,五代梁属宣武军,唐隶归德军至宋改归德军为应天府县属焉,金改夏邑县属宋州,元初并入睢阳寻,复置属归德州谷熟县省入。”金改名“夏邑”,相沿至今。

北宋元丰三年,米芾任夏邑知县时,常与城北萧庄村隐居的名士萧龙群先生诗酒唱和,切磋书艺。酒酣之余,爱到村后锁龙塘垂钓游乐,宋史载:锁龙塘天然工成,四面边角,方正如距,水面亩,水深不可测。四围芦花丰茂,百鸟栖息,连天蒲草幕帏,鱼龙潜底,水色墨清,碧绿如海。相传神笔马良曾在此结庐隐居绘画,常在水边洗笔涤墨。

米芾·逃暑帖

某一日,黄昏酒后,二人来到村北的塘边散步,当此时也,秋风萧瑟,雁阵惊寒。米芾伫立塘边,眼前绿水苍苍,白雾茫茫,波光渺渺,芦花飘飘。忽然一阵水响,芦花深处隐隐似有妇人泣啼,哀鸣不已,着实让人大吃一惊。萧龙群对着芦花荡道:“谁人水上泣啼声,莫非心中有冤情”。

霎时,但见水面冉冉升起一团烟雾,隐然一少妇白雪胜衣飘渺其中,稽首涕之曰:“我本北海水中生,五百年前过栗城。只因贪此水潋滟,遂教深塘索蛟龙。”

萧龙群问道:“何以至此也?”

答曰:“我乃北海龙王之女,五百年前路过此地,迷恋此地水光潋滟,见有马良神笔封存于水底,妾粗通文墨,顿起贪念,盗走马良神笔,后事情败露,玉帝大怒,贬妾为一尾青鱼,在此受尽虾蟹戏弄,不得重生。”

萧龙群问道:“如何才能救尔脱离此地,重归北海与父母相见。”

答曰:“玉帝曾言,五百年后有西天佛祖座下执拂童子转世为人路过此地,把神笔交与此人,方可归于原神!此人乃荆州襄阳人氏,三甲进士,官派夏邑知县。”

萧龙群谔然道:“天地造化,我友正是襄阳漫士米芾也,时任吾县县令,阁下幸甚之至也。”

米芾先生道:“阁下请明示解救之法。”

答曰:“塘前四十步,掘地深入土。离地五丈五,下为一水窟。神笔石嵌住,笔走狂风忽。莫要随意书,恐惹鬼神哭。”米芾先生依其言,按步就搬,果然如此,米芾取下嵌在石中神笔之际,刹时天昏地暗,狂风呼啸,电闪雷鸣,轰然一声巨响,天空中闪耀着一团火光,一条青龙蜿蜒闪烁其中,在米芾头上盘旋三匝,吟啸而去。再看洗笔塘刹时杳然不见,化为一片白地,唯留刚刚掘开的大坑,犹自咕咕的冒着清清的泉水。

其后数年间,米芾籍此神笔,研修翰墨丹青,书画之功臻于妙境,遂成中国历史上著名书法家,后人视其书法成就已超“二王”之上,历代学书者莫不以其书为范,其书法风行世间,历久不衰。

米芾·留简帖

宋绍圣元丰,米芾作《洗笔塘记》记其事树碑于此,金章宗四年石碑毁于战火。明朝天启年间,著名书法家董其昌先生重修《洗笔塘记》碑,并立亭一座,手书《重修洗笔塘记》,立碑于亭之阴,此间一时成为全国书法盛会之地。米芾先生掘地取笔之窟,民间称之为米芾坑,清雍正九年天下洪涝灾害严重,夏邑一片汪洋泽国,方圆仅数丈的米芾坑竟能容纳四方之水,周围数十个村庄幸免于洪涝灾害。时任江西布政司赋闲在城里家中的彭家屏先生慨叹道:“江淮河汉水无数,不及栗城米芾坑!”

米芾·来戏帖

此后八百多年间,米芾坑被当地老百姓不断的开挖整修,形成占地余亩的水塘,岸边绿柳成阴,水中鱼虾成群,天光云影,风景怡人,是宋国十大风景之一。

尉晓榕·米颠拜石图

中华民国26年6月,日军欲陷开封,国民政府总统蒋公下令炸开黄河花园口大堤以阻挡日军南下,千里江淮顿成泽国,黄河亦因此改道,夏邑复成沼泽之地,米芾坑被淤为平地,名胜古迹遂淹没于水下。

解放后,举国兴修水利工程,当地数村群众于米芾坑原址上开挖出一个水面三百余亩水库,蓄水预防洪涝灾害,米芾坑继续造福一方民众。

扩展阅读:夏邑古城文化系列:幺么葬藻王

夏邑古城文化系列:凤凰庐传奇

夏邑古城文化系列:花牌坊传说

夏邑古城文化系列:古城八阵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4747.html